我以为,家住远离市区的新界,可以避过骚乱带来的不安,却想不到,「革命」已革到了家门口。
下班回家路上,常经过一条隧道,哪怕在午夜时分,由于乾淨和光亮,也走得从容和舒适。但我上个周末经过时,抬头一望,周遭环境却令人不忍目睹。因为往日洁淨的牆壁和地板上,都被人杂乱无章地贴上了很多标语纸,并用黑/红油墨涂写了一些具威胁性字眼,诸如:「时代革命,光复香港」、「黑警死全家」、「意图谋杀」等等,还有各种形式的罢工宣传单。
当我好奇地用手机拍照时,有几个穿着黑衣的人走过来,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当时还真令我产生刹那的恐惧感。翌晚再经过时,涂鸦式标语明显多了,牆上的贴纸也多了,有些被人撕掉,又有些在原位上再贴上。显然,在过去一天,这裡有过一场「你贴我撕」的公共空间争论战。我正在阅览那些标语时,有两位约二十岁的女生走来,从手袋中拿出标语纸,在被撕掉的空位补贴上去。
看她们样子斯文,我好奇地走过去,并以长辈的身份跟她们聊了逾一个小时。见我友善,两人态度也好。今日年轻人反权威、反政府,动辄表态、抗争!已成常态。但我从她们的语气中,还感觉到其心中有一股莫名奇妙的仇恨。
其实就是心态问题。她们从师长口中得到一个印象,觉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机会处处,也累积了一些财富,包括近年政府庞大的财政盈馀,认为「这些都是父母留给我们的」,而来读书的内地生和新移民分薄了她们的「机会红利」。
这显然是一种狭隘的挫败感。由于对现状不满,感上流无望,加上同辈间在网络上的围炉取暖,再受有心人挑拨,难免对西方国家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革命有一种浪漫的想像。就从抗拒内地人,慢慢演化成拒做「中国人」。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货币、制度、关税和语言(广东话),为什麽要跟中国融合,而不是跟美国、日本、台湾或东南亚融合?」其实,早在「佔中」前,我已在跟台湾关係友好的同辈人中听到,经过这些年的「社区深耕」和「潜移默化」,「港独」已不是个别现象。值得正视并採取相关措施。 文章来源 :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