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积极推动AI发展。在史丹福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回港发展,专研深度学习处理图像及合成图像的陈启峰大讚香港科研环境,既有优秀学生,亦有不同资金与发展机会,配合大湾区城市不同科技公司及产业线,相信在港从事AI研究是大有可为。
图像重建为暗处见颜色
陈启峰介绍自己主要从事两方面研究工作,其中之一为深度学习处理图像,相关的研究项目众多。他分享过往曾从事「learning to see in the dark」项目,简言之就是要在非常暗的环境下,让一般智能手机或相机都可拍摄清晰影像。「我们是以神经网络代替传统硬件上的算法,以达到image reconstruction(图像重建)」,可有效改善黑暗环境所带来的杂讯,颜色亦可以恢复。
「我们的技术可以将现场环境只有1 lux光度,即大约等同普通月光下拍摄出来的照片,将其画面光度放大300倍,接近等同室内光程度」,同时亦可让画面杂讯维持在接受水平,「基本上不说明的话,不会察觉相片是在黑暗环境下拍摄及还原而成」。
陈启峰又分享另一项「zoom in zoom out」项目,一般情况下用普通相机作十倍数码变焦拍摄远景,相片往往十分模糊,有关项目同样是结合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进行图像重建,研究利用一般智能手机及相机作测试,得出的放大相片均较其原有功能出色。「在图像质量不会变得太差的情况下,可以将图像放大4倍至8倍,而有关影像细节、文字等等经放大后仍可以保持」。
「相机战」为研究添动力
他强调这类工作应用潜力巨大,因拍摄已是现今智能手机相当重要的功能,尤其近年手机市场大打「相机战」,相机功能愈出众,销量愈好。事实上亦已有部分厂商对相关技术表示兴趣,预计可望在两年至3年内会慢慢普及,「因现在部分手机晶片设计,其实已可处理相关演算法,换言之在硬件上已准备就绪,问题不大」。
另一个大方向则是合成图像,「好比是画一幅街景画,我们不用再一笔一笔的刻画,只须『讲出』这个位置有车,那个位置有树,地面有路等等,AI便可因应指令补充其馀细节,完成几可乱真的街景画面」。这方面则可应用于电影、动画或游戏设计之中,加快製作时间并减省人力需求。
陈启峰在学士阶段放弃保送清华机会,选择到科大升学,其后到史丹福大学修读博士,完成博士学位再次选择回到科大从事教研工作。他强调这是因为看好本港科研环境,「有好的学生,亦有不同资金支持科研」,加上大湾区内坐拥不少AI公司以及手机生产商,均为其科研应用带来机遇。 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