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支配下,我忽然就开启了重温老港剧模式。先看了《创世纪》、接又是欧阳震华主演的《法证先锋》和《陀枪师姐》。这件事几乎佔据了我的整个閒暇时间,以至于我休息的时候也变得很忙。上一次我有这个爱好,还是小时候。那时的我总怕漏掉电视剧里的任何一个情节,并时刻担心会被父母一声令下,就得去床上睡觉。现在终于没有人来打搅我对电视的兴趣,自己却很久都不看了。这充分说明一个人的爱好并不像想像当中那样会固定在他的身上,并成为他的特质。随年纪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正在变成另外一个人。忽然没来由地有了这个情绪,让我有点返老还童的错觉。
但毕竟时过境迁,跟第一次比起来,这些剧已经不同了。我现在完全无法像当年那样聚精会神。收看这样的老港剧,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其实它也不是首选。每到夜深人静,在我准备上床之际,我的第一个打算是去看一部完整的、崭新的、能够带给我全新启发的电影。但这样一来,我就得打醒十二分的精神,并不断分析新的剧情带给我的衝击,于是休息也不再是休息了,还是观剧吧。但不看新剧,新剧同样需要全神贯注。在晚上,我宁愿懒懒地赖在床上,不动一点脑子。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港剧再适合不过了。那些类似的剧情、同一时期崛起的演员,都那麽熟悉地同时出现,人的心理自然不会生出任何排斥的感觉。即便整个观剧缺乏期待,整体而言,却是安全的。就好像夜给人的感觉,同样的一种安全。
当然,现在再看这些老港剧,它们的画质已经相当模糊了。而且,那个年代的电视尺寸多半都是4︰3的规格,接近正方形,老港剧于是迁就了电视的尺寸。把它们投在幕布上,就发现它的画面只佔投影最中间的那一块。单从这一点来看,它就过时了。现在的电视为了在镜头当中容纳更多的内容,早已经实现了视觉的扁长化。
不过这并不困扰我,既然是休息,我自然不期待什麽,只要耳边有点声音,还可以刷刷手机。就好像重温一个已经听过的故事,心不在焉是必然的。而这份随意,让我得以心安理得地把目光转移到淘宝,搜索那些我兴之所至想到的东西。并不真买,在搜过一遍之后,这些东西就被我丢在一边。到了第二个晚上,我又会去找别的什麽物件。并且,同样不具备足够的购物衝动。这时候,我的整个人却好像进入到一种十分充实的状态,目光在接受信息,耳朵也有剧情、对话和音乐进来。这让休息当中的那份空白被填满,却不必真的去思考。
只有在电视剧到了某个片段——通常是在煲汤,或者其他居家的场景,我会抬起头,透过电视当中那个家的窗子,看向外面霓光闪烁的大楼,我会忽然联想到一个记忆里高楼林立的广州,还有只属于中国最南方才有的那种闷热。我对于广东向来是有好感的,一直觉得这个地方给我一种人情味十足的感觉,并培养了我对居家生活的热情。回想一下,这一大部分或许是这些从小看到大的老港剧给我的。
这样做既无所事事,又十分惬意。我最近就这样度过一个个夜,并试图在这种修整当中将自己调整到更好的状态。经常听人说,有一些精英是不看电视的,因为电视意味布热津斯基塞给我们的那个奶嘴,让人在漫无目的当中浪费很多时间。但有时,正是这些无用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不是吗?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