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命除了出书弄得出版社焦头烂额,对于登载他大作的刊物,也是一桩顶顶头痛的事。
早年曾与李天命讲好在《明报月刊》开一个「李天命哲学讲座」专栏,结果他因「后遗症」(他自称)使然,第一讲比最后截稿时间迟了5天,第二讲更迟了8天。
大家知道,杂志是定期刊物,每期出版都要求准时,因为杂志代理商每期都要按时把杂志发到便利店和书摊,不得延误,因李大人迟交稿的关係,使到这两期杂志脱期,令到发行商和经销商怨声载道。
为了怕「李天命第三讲」耽误,我向李天命再三申明,希望(其实是哀求)他这一期千万依时交稿,不得有误,他也爽快地应诺。但最终还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没能交稿。
结果他写了一篇《李天命给潘耀明的意识流长信──兼论批判思维与创意思维》。
文章写出他迟交稿的种种原因,条条道理,无非是「世事偶然」,非人力所能控制所致,最后作者把这篇原作「道歉」的信,加上哲学上的分析和归纳,这封信为「变奏」、「讲理」──其实是找出迟交稿外来因素──不是他个人人力所能掌握范围之内云云,如此这般,「李天命第三讲」的文章,也就浑然天成。
正如李天命写道:「写这封信的原意在道歉,道歉的原因在交不出稿。但写了这封信就交得出稿,交得出稿就无须道歉。可是不道歉就不会写这封信,不写这封信则又交不出稿......这个美妙的循环,不同方法学上所批的谬误循环。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创意的迴环』。」
换言之,这封信幡然变成了他哲学用词的「创意的迴环」现象。似乎言之成理。
李天命的新书《不定名》,既然是「十四年磨一剑」,作为出版者当然不能等閒视之!除了平装本,我作决定找名家製作藏书票,并由李天命亲自签名,出版一部编号签名加藏书票珍藏版。
首先我花了不少唇舌让李天命同意此建议,15年前《李天命思考的艺术》出了第五十版次,我决定为他出《李天命思考的艺术》第五十版编号签名珍藏纪念本,结果推出1,000套,很快便售罄。
基于这次成功经验,李天命最终同意《不定名》出版珍藏本。《不定名》珍藏本,除了编号加作者签名,我决定请香港藏书票协会许朝英会长协助,为《不定名》製作藏书票。
许朝英兄听说是李天命出新书,也很雀跃,很快应允,并建议由他亲自製作3款藏书票。藏书票上除了李天命签名,还有他老兄的签名。3款藏书票,每款333本,共出999本。
结果我们推出《不定名》编号+作者签名+藏书票珍藏本的预定,反应十分热烈。 (说李天命之三,完)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