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提及,金家楼係桐梓城东金汉初为孝敬其母建造。1938年7月18日,前来寻觅校址的时任海军学校训育主任周宪章、教官欧阳宝到达贵州,先在贵阳、清镇、安顺等地考察,后来到桐梓。当时,金家楼仅完成了工程的六七成,「数年前因故停工,楼上下地板、门窗、楼梯、栏杆、走廊等件多未安配」,「又厨房厕所尚付阙如」等。8月27日,海军部收到周宪章、欧阳宝的呈报函,如此描述金家楼现状,并扼要说明选择金家楼的理由。
梳理二人理由,区位、交通便利首当其衝。具体到金家楼,则除考虑其毗邻县城公共体育场,「可以商藉以为训练之用」外,主要考虑者,乃租金便宜。呈报函显示,金家楼每年租金仅450元,加上租用「前段临街市房」「另给租金每年150元」,用作门房、厨房及兵役宿舍,每年合共600元。据该呈报函所述桐梓「地方尚称安静,生活程度较低」等语推测,该租金算是很便宜了。
金汉初何许人也?遍查纸质和网络资料,有用资讯不多。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桐梓海军学校》一书,共有两处提到金家楼及金汉初。其相关的表述为,「是贵州省桐梓系军政集团成员25军经理处主任金汉初为其母修建的节孝祠」。该书由遵义市地方志办公室、桐梓县人民政府编纂,该表述当属权威、可信。香港文汇报记者又在2018年7月29日张宗荣在「美篇」发出的《桐梓古道遗存之桐梓海校一中国海军的摇篮》一文中,见到金汉初信息,「曾任民国时贵阳县长、第25军军长毛光翔的副官、经理处长」,此处聊备一说。其它关于金汉初的资讯及其评价,就是所谓「尚付阙如」了。
金家楼最初于1931年开建,没有完工就停了下来,想来金汉初以此孝敬母亲的心愿应该没有达成。不过,又有多处互为印证的材料,包括媒体的公开报道表明,周宪章、欧阳宝呈报函里提到的租金,「实未收取」。由此观之,在对金汉初行事状未有权威定论的前提下,金汉初以免费出借金家楼的方式,其实也是报效国家的具体体现。
后来,海校奉令迁离桐梓后,旧址交由民国桐梓地方政府管理,后又一度作为新中国县公安局和法院的办公楼等。2001年,在原址恢复重建为「桐梓海校」陈列馆。在后来的行政区划调整中,还在金家楼所在地划设海校街道办事处、海校社区等,想来是以此纪念这所学校的桐梓时光。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