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仍严峻,特区政府昨日基于最新公共衞生风险的考虑,宣布一系列包括两人限聚令、公众地方强制戴口罩、食肆晚六朝五禁堂食,以及13类表列处所暂停营业等防疫措施,延长多一个星期,直至8月25日。两位政府专家顾问指决定合理,均认为现阶段并不适合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并认为在三种情况下才有条件考虑放宽,包括单日新增个案跌至单位数,并有持续下降趋势,以及来历不明个案佔整体宗数的两成以下。
食物及衞生局发言人指出,儘管近日每天新增确诊个案,已由7月底高峰回落,但整体数字仍处于高位,认为现时需要延续非常严厉的社交距离措施。发言人指,今次第三波疫情主要源自社区感染,广泛涵盖不同地区和行业,约四成个案源头不明。根据最新的观察,最新病毒株具更强的传播力,而病毒传播至安老院舍和长者或长期病患者亦使死亡率上升。
新增和仍在增长的感染群组在例如外籍家庭佣工宿舍和港口人员工作地点等出现,亦显示大规模社区爆发和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相当高。
须续保持社交距离待「断链」
发言人指,第三波疫情至今已逾一个月,明白市民开始对社交距离措施感到疲惫不堪,亦明白市民对长时间类似禁足的措施感到不耐烦,并希望开始恢复社交和经济活动,惟现在并未到放鬆的时候,市民更需继续加强防疫意识,坚持到底同心抗疫,合作和忍耐,继续保持社交距离,以切断社区内的传播链,避免很多地区在新增确诊个案持续上升时出现医疗系统超出负荷的情况。
发言人又透露,考虑到饮食时不佩戴口罩带来较高的感染风险,正与餐饮业研究实施更严格的预防感染措施,例如要求由不同餐饮业员工分别负责传菜和清理用过的餐桌、餐具等工作、不安排搭枱服务、提供额外的筷子及食匙以供共用等,以及安排单向座椅或改善餐饮处所的通风系统,藉此防止餐饮处所内再出现爆发。
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昨日在电台节目上表示,现时每日确诊数字维持在双位数,亦有不少个案是来历不明,反映病毒已深入社区。他又表示,除非见到确诊数字持续下降,以及来历不明个案比率低于两成,到时才能考虑放宽措施,「最理想是去到单位确诊数字,才考虑放宽措施,但相信未必这麽快,起码要见到一个持续下降的趋势,即使要放宽措施,亦应先放宽至两人一枱,然后当一两星期内的确诊个案都无同食肆相关,才可考虑渐进式放宽至四人一枱,但一定要有上限,相信短期内一枱不会超过八人。」
市民现「抗疫疲劳」恐增确诊
另一位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亦表示认同维持防疫措施,并指根据市民使用八达通出行的数据模型,反映市民出现「抗疫疲劳」,估算新冠病毒的即时传播率有机会在数日后上升,确诊数字会反弹。他强调,现时绝对不应放宽防疫措施,认为至少要视乎一两个星期后的情况再作决定,并呼吁巿民在现时关键时刻,要继续「咬紧牙关」抗疫。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