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朱丹早前造访香港演出。行政总监Andrea D. Fessler在音乐会开场白中,以兴奋的语调言及「飞跃演奏香港」在与舞台分别九个月后,终能再度在朱丹这场小提琴独奏会中和大家重聚。演讲即时刺激起大家莫名的振奋情绪,掀起热烈的掌声,这些掌声可以说是混和了难言的感慨和对久候多时的现场演出的期待,及对远自史洛文尼亚飞来,隔离14天后才得以登台,为大家演奏的朱丹打气。
这场不设半场的音乐会,邀来香港两位钢琴家李伟安和黄蔚然助阵,看来都是朱丹的新拍档,这对当晚三首都是讲求小提琴与钢琴分量相当的奏鸣曲来说,便多少是一种挑战,那可是要长时间合作才易奏得好的乐曲呢。
朱丹与李伟安首先出场演奏贝多芬的第四及第五两首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除了呼应今年是乐圣250纪念年外,更重要的是这两首于1801年一起出版,并于当年同场演奏的乐曲,都是演奏时间相若(当晚分别是22及24分钟),但整体气质感觉却对照鲜明;第四首三个乐章都以平静收束,加上小调的调性带着阴沉忧鬱感,曲终双琴悄悄无声地隐没......但更为人熟悉的,还有《春天》标题的第五首,四个乐章都散发着一如标题般的欢欣开朗春之气息,那便很明确地相互呼应,在紧扣着推进的琴音中带出了很主观的祝愿。第四首如疫情般的阴霾快将过去,将会由第五首春回大地的欢欣开朗气息驱走。
在贝多芬的音乐后,还是安排了大家尽量不离场,约10分钟的小休。毕竟朱丹接着与黄蔚然演奏的F.A.E奏鸣曲,可是一首四个乐章、长达半小时的大曲啊,而且这还是一首由两代人、三位作曲家携手完成的奏鸣曲;由舒曼、布拉姆斯以及舒曼的门生迪特利希(Albert Dietrich)为三人的挚友小提琴家姚阿辛(Joseph Joachim)创作。迪特利希负责首乐章,舒曼包办间奏曲与终曲,第三乐章谐谑曲由布拉姆斯完成。作品标题F.A.E.正是姚阿辛的座右铭--「Frei aber einsam」的缩写,意谓「自由但孤单」。他们以F.A.E三个音符构想,并巧妙地给题上了正好与「F.A.E」此缩写颠倒的献词:「In Expectation of the Arrival of an Honored Friend」,明示「期盼挚友到来」的希望。
为此,无论是原来标题的含意和颠倒的献词,都很切合了当下音乐会所处的世情。当然,音乐带出的友谊之音更为珍贵。朱丹近年经常访港登台,这次排除众多困难,花上前后要隔离二十八天的时间,往来香港与他定居的史洛文尼亚之间,便全是因为和香港的人与物结下了深厚的乐缘,期盼以音乐为大家在疫下带来振奋的希望。音乐会最后朱丹还先后与黄蔚然再度将李伟安请出台来,加奏了两首「安歌曲」,将振奋希望的感觉再度提升,大大增添了满足感才将音乐会结束。文章来源:新锦东娱乐:www.xjj6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