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7日出版的《新锦江娱乐:www.xjj698.com 》报报导,在勃固省耶达谢(Yedashe)县区内种植西瓜的农夫甚多,这时能在西瓜季节中先将产品送到边贸市场的农夫们才有可能获得好价钱,而“后知后觉”者则只能以低价出售自己的产品,一些租地种植者再碰到虫害等事件时甚至会血本无归,整个瓜田都只好弃之不顾了。
将西瓜送往边界中国市场时,在新冠疫情期间,1辆瓜车载重16吨出发,到达木姐车费钱达到160万至180万缅元。这里的瓜商与木姐经纪所的人联系好了,该经纪所再与中国方面的经纪人联系出售这些西瓜,这期间还有更换司机行驶的费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瓜主本人不能亲自跟车前去,一切都只有交给经纪人去处理了,这就让本国的经纪人及对方的经纪人获得更多的利益了。西瓜价钱上涨得快,下跌得也快,缅币与人民币的汇率也变幻不定,本人送了两趟西瓜,算是幸运,获利300万缅元。”当地一位瓜农U Ko Gyi这样说道。
送往中国的西瓜必须个头大每颗重达8至10缅斤(1缅斤=1.6公斤)才行,没达到此重量级的西瓜只能送往缅甸国内市场销售。勃固省中部岱乌(Daik-U)县区有瓜农们每年都会专门租借一大片地来种瓜,也有与人合作栽种的。但碰到气候变迁农业用水不足等困难,再碰到虫害每天喷射杀虫药水仍是无济于事之时,只有将这些瓜田全部放弃了,当地一位守瓜园的农夫这样说道。
“今年种植6英亩的瓜田,从租地开始到现在,租地费、平整土地费用、种籽费、人工费、化肥农药费等等开支已超过了500万缅元。虫害完全控制不了,用这种农药杀掉这种虫,出现了另一种虫;再用别种农药处理,又产生了新的一种虫。瓜田情况不妙中国市场情况也不顺利,只好全部放弃空手而回了。接着经营也只会损失更多的钱财而已。”该农夫这样说道。
与他合作的外来种植者也因一再亏空而离开了。种植西瓜要能做到“捷足先登”才会有盈利的可能,其这样总结道。
(按:多年来,缅中边境的西瓜市场曾经给缅甸瓜农们带来了似乎是一片“光辉灿烂”的前景,但市场经济的风浪实在太大了,有的农夫在这大风浪中成长起来了,有的农夫却在这大风浪中损失殆尽,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帮助这些瓜农们在这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恐怕也是有关方面应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了。)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98.com